港媒:北京寄望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
来源:环球网     时间:2023-08-30 07:31:50


【资料图】

香港《南华早报》8月28日文章,原题:美中科技战——北京希望青年科技人才在推动自主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中国承诺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机会和资金,这是在与美国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提高科技自主计划的一部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誓言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为使科技人才队伍更年轻、更有活力,《若干措施》规定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用于支持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开展自主研究。

官媒解读称,中国当代青年科技人才的职业生涯与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高度契合。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意义重大。

随着中国“十四五”规划聚焦创新驱动增长,以及美国对华科技战愈演愈烈,北京将人才视为其科技进步的核心。科技部有关人士表示,青年科技人才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知识更新快,一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及时准确把握前沿领域和新兴技术的变化趋势。

最新政策承诺消除与职称和教育背景有关的障碍,放宽对重点研发项目申请人的年龄限制;在决策机构中为年轻专业人士提供更多权力。相关申请费用的程序将被简化,还将减少对科技人才参加与研究无关的活动的要求,并承诺稳步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规模。

中国领导人将人才称为“第一资源”,通过采取改善国内教育和吸引海外人才归国的战略扩大中国科技人才库。去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达到创纪录的3.09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10.4%。(作者左茂红)

澳大利亚对话网8月28日文章,原题:美中可能终止一项科技合作协定——政策专家解释这对科研的影响 一项有几十年历史的美中科技合作协定于8月27日到期。除非该协定得到续签,否则一个合作时代的悄然结束可能影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本世纪初开始,中美两国(实质性)科学合作急剧增加。自2011年以来,中国取代英国成为美国的最大科研合作伙伴。但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成就的增长,美国政府和国会一些人认为,该协定可能威胁到美国的科技霸主地位。

美国停留于一个已不复存在的世界——美国主导科技的世界。如今,中国在高质量研究出版物方面居世界首位,培养的工程师比美国多得多,中国的科学变得越来越有创造力。美国向中国发出不愿合作的信号。随着中国不断进步,美国面临与顶尖技术隔绝的风险。(作者卡罗琳·瓦格纳,乔恒译)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